耳穴诊治技,是少有的中西医结合典范。1950年 法国里昂的诺吉尔博士,无意中发现有人用灼烧耳廓穴位点,治愈多例坐骨神经痛后,受到启发,用电生理测试等一系列诊断方式,整整花了六年时间探索出耳朵对应人体躯干四肢的穴位点:头部穴位点在下,躯干在中部,脚在耳朵上部,提出了耳朵是“倒置的胎儿”反射区理论,轰动欧美医学界。耳穴在国外,特别是欧美,被广泛运用于镇痛,戒毒。美国军方专门推广了“战场耳针”技术,选取耳朵上的五个穴位,当因为意外受伤等需要快速止痛时,在野外或者其他医院治疗力量不能够及时达到时,就在左右耳上,用一共10个耳针进行扎入快速止痛,该技术也传播给欧洲空军使用。

诺吉尔博士
2016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更单独拨出巨资近3亿美元,用于SPARC计划(https://commonfund.nih.gov/sparc), 支持体表刺激如针灸类的生物机理研究和相关装备研发。近年来SPARC赞助的科研项目不断有优质的耳穴刺激论文发表,如:“Addorisio M E , Imperato G H , De Vos A F , et al. Investigationaltreatment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with a vibrotactile device applied to theexternal ear[J]. Bioelectronic Medicine, 2019, 5(1).”[译名:耳部震动刺激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论文链接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32467277_Investigational_treatment_of_rheumatoid_arthritis_with_a_vibrotactile_device_applied_to_the_external_ear)。一些著名跨国药企,如葛兰素史可,互联网巨头谷歌公司都成立子公司巨资参与SPARC类似计划开展研发体表刺激非药物疗法。 

SPARC 项目

耳穴诊治技术,根源来自于中国传统针灸,但是1950年法国里昂的诺吉尔博士,开创性发现了耳朵蕴藏的巨大的诊治价值后,极大推动了耳医学的国际性发展。1958年上海的叶肖麟先生,翻译了诺吉尔论文德文版后,中国医学人士在国外拓展的新研究方向上,不断挖掘耳穴的诊治价值,陆续取得更加完整全面的研究成果。为了更好发挥耳穴诊治技术,中国于1992年制订了耳穴91个穴位的国家标准,于2008年修订了国标,总国家标准穴位达到93个。 

耳穴诊治技术曾经风靡全中国,包括上海也是广为应用,但后来伴随中医低迷等多种原因,逐渐淡出医学和中医主流。但是近年来,耳穴诊治技术,以其独有的诊治合一的价值,在国内逐渐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省级中医院以及下级医院和各级医疗机构,包括民间中医爱好者,纷纷学习运用耳穴技术,从常见病,甚至癌症等重病,都发挥了相当大的诊治作用,2020年抗击新冠疫情时,新闻联播也报道了耳穴辅助治疗新冠病人的医学运用。而基于耳部神经刺激的研究领域,中国中医科学院荣教授,领衔研发了耳迷走神经刺激的二类医疗器械,已经上市,并同步在世界级的生物医学杂志刊发了具有影响力的研究论文。

2020年12月,广东省中医院影像科刘波教授脑功能团队,联合哈佛大学医学部并其下属麻省总医院研究人员,在国际著名杂志《Reg Anesth Pain Med》(IF=7.01分)在线发表了最新科研成果:“Zhang Y , Huang Y , Li H, et al. Transcutaneous auricular vagus nerve stimulation (taVNS) for migraine:an fMRI study[J]. Regional Anesthesia and Pain Medicine,2020:rapm-2020-102088.”)。该研究在国际上首次揭示了耳穴刺激调控无先兆性偏头痛关键环路--"丘脑-皮层环路"的中枢机制(链接: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47297544_Transcutaneous_auricular_vagus_nerve_stimulation_taVNS_for_migraine_an_fMRI_study)。

这篇论文的发表,意味着耳穴在脑科学的医学价值,在过往的耳-脑神经类的研究基础上,必将被中西医专家不断挖掘开拓!
日益国际化的耳穴诊治技术,在众多有识之人的支持和践行下,在不断造福社会,更多人群获得了更好有效的诊治服务和健康管理能力。
世耳医疗暨周流中医,会在中医外治领域全力参与健康中国行动计划,拼搏奋斗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