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有人问在耳朵或人体的穴位上压豆或是扎针为什么有治病保健的功效?

传统针灸学认为穴位既具有“近治”作用, 也具有广泛的“远治”作用。临床归纳的“远治”作用包括躯体-躯体相关、躯体-内脏相关、局部-整体相关。
从神经生物学角度考虑, 穴位与靶器官/组织/系统的关联性可分为五级:Ⅰ级相关-局部效应;Ⅱ级相关-轴突效应;Ⅲ级相关-脊髓效应:Ⅳ级相关-脑内效应;V级相关-脑输出效应。Ⅰ-Ⅲ级可称为“选择性调节”, Ⅳ-Ⅴ级可称为“泛调节”。

从神经生物学论针灸效应

从神经生物学论针灸效应

(一)选择性调节

即穴位主治的特异性作用, 通过3种不同的相关途径实现。

01 Ⅰ级相关-局部效应:

针刺直接造成的微创伤触发局部组织炎性反应, 使大量活性物质释放及免疫细胞聚集, 启动组织自我修复机制。这些体液因子继而刺激神经末梢而引起进一步的神经体液调节, 共同形成对外周组织的炎症、劳损及其他症候的治疗过程。新近发现, 针刺镇痛作用可在局部末梢水平发生, 通过刺激局部腺苷或内源性吗啡样物质释放产生镇痛效应。

02 Ⅱ级相关-轴突效应 (同神经元) :

针刺穴下神经末梢/感受器或神经枝干均可引发神经电活动, 信号可向两端传递。传向末端的兴奋无疑可直接对所支配范围的皮肤肌肉等组织产生影响。

03 Ⅲ级相关-脊髓效应 (同节段) :

穴位的选择性调节作用最重要的基础是脊髓同近节段支配机制, 通过脊髓整合和反射方式实现。躯体感觉神经元中枢突进入脊索后, 与该节段及上下相邻1~2节段内的前角躯体运动神经元和侧角交感神经元发生联系, 是脊髓反射活动的基础。膀胱经的背“俞穴”几乎都名副其实地与各自脏腑属同近节段, 活脱脱一幅节段性配布图, 是穴位主治打破经络主治的典型代表。细心人不难发现, 传统疗效记载中, 许多其他经穴只要在同神经节段, 其主治作用相似 (即便不在同经脉) 。穴位主治可打破循经规律, 但却遵守神经规律。故现代针灸学明确提倡按神经规律选穴。
(二)泛调节(Ⅳ级相关-脑内效应、Ⅴ级相关-脑输出效应)
理论上任何穴位均有不同程度的整体效应, 选穴似乎对泛调节意义不大。但传统针灸的经验表明, 四肢末端 (肘膝以下) 穴位的整体调节作用较强。现代实验资料中, 内关、合谷、足三里的广泛作用也提示了这一点。由于穴位下神经成分的性质和密度的不同以及针法不同, 穴位的泛调节作用仍可能有程度与性质之别, 但其广泛性不变。
指针刺对全身机能广泛的非特异性作用, 或称为“广谱性”。表现为两个方面:(1) 对整体性机能的调节, 包括诸如体温、血液、血管、免疫、内分泌、代谢、认知、情绪、感知、运动、生命基本活动节律等。

(2) 对各内脏机能的非特异性影响。传统经验和实验资料均表明穴位对远节段支配的脏器机能具有显著而复杂的影响。与选择性调节相比, 泛调节是一种“局部-整体反应”
针刺信号在脑内可启动一系列复杂的中枢整合, 并引起神经传出 (植物神经/躯体神经) 、神经内分泌传出 (下丘脑-垂体) 和神经免疫传出 (迷走-脾/肾上腺, 交感-肾上腺素-免疫细胞) 三大功能活动变化而产生多系统多功能的广泛调节效应 ,这是针刺最重要的效应。仍以镇痛为例:针刺信号在调制脑内镇痛系统而抑制意识性痛觉和情绪反应的同时, 还发出下行抑制纤维达脊髓各节段, 参与构成全脊髓节段闸门调节的有效机制,进一步抑制痛信号的上传。因而, 在脑下行性抑制系统参与后的总合闸门效应比单纯的脊髓闸门效应更为强烈而广泛,为全身止痛效应(完全打破经络规律)。但同节段取穴可发挥选择性调节和泛调节双重镇痛效应, 既可立即触发本节段的脊髓闸门机制, 又可进而激发脑内镇痛系统,使镇痛作用最大化。

世耳周流专注中医外治法,以耳穴等中医外治法为主要诊治手段,在中医儿科、预防保健科等具有诊治优势的专科领域,全力提供高品质专业医学服务。详情请关注公众号“世耳医疗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