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生命就像一条大河。湘水余波,大江东去,从湘江到黄浦江,越来越多的湖湘儿女来到上海这个国际大都会,岁月如歌璀璨星河。他们曾经折断过翅膀,也曾心碎失去过梦想;但他们坚定、奋斗,终于自由飞翔在这个斑驳的城市,成为新时代向上生长的美好力量!

纪录美好新时代,唱响湖湘好声音。在湖南省人民政府驻上海办事处指导下,湖南日报社新湖南湘沪频道特推出“湘遇上海”大型融媒体专题报道,报道从“创业”“品牌”“人文”“交流”四个维度,聚焦华东地区的湘籍人士及湘籍企业,倾听他们的声音,纪录他们的奋斗,分享他们创新创业、工作生活的美好故事。

海阔天空,湘遇美好。期待您的参与、分享和支持(联系电话18684966868,微信同号;或792115568@qq.com)。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张德会  宁静  实习生  陈子妍

秦正星,湖南邵东人。上海交大毕业,先做快周转的金融投资,收获颇丰;后做慢功夫的中医研发,创立世耳医疗,围绕“耳穴”这个看似人迹罕至的小道,不管不顾地一头扎了进去。如今,世耳医疗发明专利“气体净化检测处理系统”入选“2022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程”重点转化专利技术,“ 中医外治医疗器械科技创新”项目荣获2021年上海湘商第八届创新创业大赛奖。

从快到慢,从股权投资到中医创业,他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一个阳光很好的秋日下午,记者在张江高科技园区见到了秦正星。清癯高挑,语速很快,既有从医者的儒雅稳健,又充满着创业者的坚毅激情,这是他给我们的第一印象。

当问到为何选择从股权投资转到中医这个看似人迹罕至的赛道时,他说:“只要不忘初心,都是长坡厚雪!”

秦正星很小就与中医结缘。由于曾患顽疾,秦正星小时候就亲身体验到中医治疗,也一直在学习导引术,用中医的锻炼方式强健体魄,最终战胜了西医宣判“治愈率极低”的顽疾,幸运康复,自然对中医的疗效感到神奇和信任。之后,他一直利用闲暇时间学习中医。他说:“越学越感受到中医的博大精深,这里面有太多东西可以挖掘了。”于是他下定决心,要一直在中医这个领域钻研下去。

喜欢探索热衷于博弈

说到自己时,秦正星用的是最多的还是那句“耐得烦、霸得蛮”,他说,从金融投资到中医创业,必须要有这种精神。

秦正星经过了长久的沉淀,发现了中医外治创新这创业个方向,但是,这条路人迹罕至,被人看不起也看不懂,很少有人愿意来做一些复合跨界创新的事情。既然找不到人做,就决心自己牵头发起做这个实体创业创新,哪怕道阻且长。

“我一直喜欢探索,那时候尤其热衷于博弈”,秦正星说,“所以下象棋曾经是我最喜欢的休闲益智游戏”。在投资这场大型博弈中,秦正星印象最深刻的是一次“霸蛮”出来的胜利:“当时我判断市场已经到了高位,而且随时会见顶下跌,当我意识到不对的时侯,毫无犹豫找到公司负责人,分析市场和博弈对策”,其实这个项目并不归秦正星主管,但他还是找到领导,当时正好出差,在宾馆里从晚上10点一直谈到凌晨3点,和老板分析交流,最终说服了公司领导,当时那笔九位数巨额资金在历史最高点全部撤出,成功避免了当年大熊市的杀伤!

从北京回沪工作一段时间后,深造、成家和职场打拼经历了一阵忙碌的人生大事,感到有些疲倦的秦正星索性给自己放了个假,在家休整了三年。他放下了高频的博弈,但没有放下探索求知的好奇心,三年中,他花了大量的时间自由沉浸在中医的相关书籍里面,感受中医文化的洗礼和熏陶,如痴如醉。“人生里能有这样的时间在自己喜欢或者热爱的领域,进行探索求知,可以说有些奢侈,虽然也有些孤单,但或许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有一句古话叫:‘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秦正星觉得自己从金融行业抽身投入中医领域,不算很大改变,“在我看来,相与医,其实本质是一类人,政治事务管理者,以及人体生命系统管理者,都是对一个复杂的巨系统进行观察、参与或者管理的人士.社会系统和人体生命系统,如果展开来详细讲,有很多系统要素或者结构,从整体论来看,或许还是比较接近相同的,这可能也是从系统运作的角度,相,或者,医,存在参与系统管理的一种愿望或者能力的倾向吧。”

2017年,秦正星对中医的兴趣越来越强烈,他决定要更深入地了解中医理论知识,又苦于找不到突破口。恰好,一次中医培训课间,同为中医爱好者的同学在交流时,看了很多同学的耳朵,马上指出各自身体的问题,有的还非常准确。“耳朵居然有这么多秘密!”秦正星感到很神奇,“当时就有种如虎添翼之感,觉得我找到了一个可以努力探索的方向。”

有了明确的方向,秦正星开始着手了解相关知识。“慢慢地我发现,耳穴其实是中西医结合的结晶,在国内也有自己的积淀,甚至1992年就制定了国家标准”,他说,一般人说起中医,往往会想到中药,但对中医外治的方法知之甚少,而耳穴就是一个外治的门类,“耳穴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可以同时起到诊断和治疗的功能,缓解某些症状的起效时间也比喝中药快”。

但秦正星马上发现,目前,国内对于耳穴的研究少有明显进展。“比如,上世纪80、90年代,医学界就发现了耳朵可以测量出生物电数据,但是这块研究太冷门了,一直没有什么突破。”他对中医领域里的未知感到好奇,也感到兴奋:没人做的话,要么就由我来做?

作为医者,秦正星在诊治过程中总是能感受到满足感。“之前我们到一个小区宣传,为社区居民义诊,一个上午接诊了30人,回访有效率达到70%,很多有止痛需求的病人,通过耳穴调理,症状当场就得到缓解。”他说,“听到最多的答复就是‘有用’,甚至‘神奇’,当时真的很开心,也很有成就感,觉得我们是在做一件对别人有帮助的事情。”

专心投入中医行业之后,秦正星发现自己看世界的眼光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以前在金融行业,关心的是数字。但现在坐进门诊、甚至走在路上,我关注的都是别人的生命系统。”这种变化延续到了秦正星的爱好上,他笑着说,现在创业太忙,已经不怎么下棋了,但特别注意保健养生,“我也要关注自己的生命系统”。

每一步都是全新的探索

“我们是要做别人还没有做过的事情,走的每一步都是全新的探索。”秦正星给自己的定位不仅仅是创业者,而是创业创新者。

“在我看来,相与医,其实本质是一类人,政治事务管理者,以及人体生命系统管理者,都是对一个复杂的巨系统进行观察、参与或者管理,社会系统和人体生命系统,如果展开来详细讲,有很多系统要素或者结构,从整体论来看,或许还是比较接近相同的,这可能也是从系统的角度看,古人说“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参与系统管理的一种愿望或者能力的倾向吧”。

世人对中医外治的方法知之甚少,而耳穴就属于针类的一种方法,还可以不破皮达到针刺的效果。“耳穴在所有医学当中最独特的地方在于,可以同时起到诊断以及治疗的功效,诊治合一,治疗某些疾病的起效时间和疗效优于中药或者其他外治法,国际上欧美甚至军方都在采用耳穴技法”。他对中医领域里的一些新的方向,感觉到有希望,也有很大的协同创新整合难度,但是反复思考,这个方向,一定是少有人理解,中医创新还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是万事总有一个开始,有时候在往前走的时侯,一扇扇门才会逐步打开,这个成本在自己和信任自己的股东能够承受的起,也希望精细化运作获取一定的社会和市场认可。

经过一番积累筹备,2020年,秦正星发起成立了世耳医疗,着重研发耳穴和艾灸类的中医医疗器械装备的创新。机缘巧合,遇到了上海中西医结合的耳穴老专家。86岁的胡地松专家,曾经纯用耳穴综合疗法,治疗了近千例小儿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的病孩,是上海的骄傲,也是中国医疗领域内罕见的专科专家, 正好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有机会开设中医儿科门诊专科,在医疗新品牌树立难度很大的情况下,在胡老师等有关方面支持下,毅然集合资源投入,在这个上海新名片高端医疗场地传承弘扬耳穴等中医外治法,重点推广耳穴技术和建设中医儿科。其实对于耳穴在中医儿科的运用领域,秦正星之前有过对老一辈耳穴专家多方的深度积累,以及亲自经历的重度小儿多动的参与治疗经历。“我算是治疗过一个邵东老家那边的小孩,到上海来看过所有的顶级儿童医院,没有办法,最终我和小孩家长说,耳穴没有副作用,从我了解的相关历史看,还是有一定有效率的,但是需要坚持和用心的,可以试试看,经过近两年治疗,小孩康复了,我很清楚记得小孩家长告诉我好太多了那种幸福的声音,小孩子现在学习成绩很好,好几次都是成绩第一,我也非常高兴!”

向空白领域进发,每落实一步都要经过长久摸索。探究耳朵奥秘的同时,秦正星团队也在用耐心和恒心打磨中医创新产品。秦正星向笔者展示了一个即将上市的产品,“这是一个放置未烧完的艾条的装置,看起来是个很简单的东西,但其实我们已经研发了一年多,打样都打了好几版。”最终,在一次灵感碰撞中,秦正星团队决定把装置做成日晷的样子,刻上经络运行时间,“我们希望它不仅是个存放装置,还具有装饰作用和文化意义。”

中医药学是人类文明的瑰宝,但秦正星对自己的探索非常谦逊:“我不想自诩什么名头,我只是觉得耳穴这东西这么好,居然没人做。那我自己感兴趣,也不希望冷门的东西没人传承了,所以尝试着在这个领域做点什么。”

秦正星将公司地址选在了上海的张江。他说,作为一直在上海打拼的人,他对城市的选择几乎没有犹豫。“更何况上海可以说是现代耳穴的启蒙地。1958年,就有上海医学家翻译了一篇外国学者研究耳穴的文章,当时引起了国内轰动。”在具体选址时,他发现张江高科技园区的政策非常照顾创业公司,周边气氛也很适合年轻人生活,于是最后敲定了这里。

来到上海数十载,秦正星深深地爱上了这座城市。“以前作为学生,我更多是一个旁观者,后来进入金融行业,对上海的了解多了一点,但还不够全面。现在自己创业,又是做医疗,接触的范围更广,感受到了上海这座城市,以及上海之外的各界有缘朋友对于世耳医疗,对于中医的关注关爱支持,也非常感恩,我们争取多努力,汇合更多有缘朋友和资源,为中医传承创新争取多出些绵薄之力。”

[责编:张德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