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作者周子洋,中国著名艾灸中医外治名家周楣声之子。

摘要 :对目前公认的针具起源于砭石的看法提出异议。认为针与砭各有源流,不能混淆。

主题词 针灸疗法/历史  砭石

针刺疗法具有悠久的历史,所采用的工具也历经衍变,有些已成为历史的陈迹。研究针具的起源和衍变过程,对于研究针刺疗法的发展史也具有一定意义。目前针灸界公认针具起源于砭石,或谓砭石是针具的前身。作者认为此说大可商榷,从汉字造字规律、古籍记载等角度寻找依据,提出针与砭各有源流,不可混淆。

1     由“铖”、“箴”看“针”的起源

“针”是由“钺”简化而来,是其俗字。《说文解字》释“铖”,所以缝也,从金咸声。”[]可知“钺”的原义是金属制品,与缝衣物有关。《说文》同时还载有一“箴”字,解释说:“箴,缀衣物也,从竹咸声。”(2可知其原义是竹类制品,也与缝缀衣物相关。

首先由二字的结构来看,“箴”从“竹”,“铖”从“金”,人类对于竹木的认识可上溯至远古,而金属青铜器约到夏商时代才出现。二字原义均与缝缀衣物有关,可以推测“箴”的出现在先,后来金属所制之“钺”逐步取代了竹类之“箴”,这就是由“箴”到“钺”的衍变。

“铽”可用作治病工具已被公认,而“箴”除作缀衣用,是否也与治病有关呢?“箴”和“钺”均从“咸”,《周易 ·杂卦》云:“咸,速也”。(3 人类早期与竹木打交道时,发现竹木之筋坚韧,人与物被刺则入之甚速,在作连缀之用的同时,也发现其刺入人体后可能具有消除病痛的作用,因而可用作治病的工具。古籍的有关记载很多,如《汉书·艺文志》医经中说:“用度箴石汤火之所施,调百药齐和之所宜。”颜师古注曰: “箴所以刺病也,石谓砭石,即石箴也。”文中 用“箴”而非作“钺”,可见在金属针出现前,用竹 类箴来刺病,且它与砭石并存。此外由“箴言”一 词可更好理解“箴”的涵义,“箴言”是指谏戒之  言,最早出于《尚书 · 盘庚》:“犹须顾于箴 言。”(5《左传 ·宣十二年》亦有记载:“箴之日,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6从文中可见,把以语言 规劝比作以箴治病,这是古代以“箴”作为治病 工具的有力佐证。


从以上二方面可以看出,“铖”的前身是 “箴”,或是说目前的金属针具的渊源是竹箴。

2  “砭”的取义及其与镵石的关系

《说文解字》曰:“砭,以石刺病也。”(?)砭从  “石”从“乏”,“春秋传曰反正为乏”(8(篆文反写  的“正”字即“乏”字),段玉才注曰:“受矢者曰  正,拒矢者曰乏”,9故砭也就是石矢之意。石器  时代人们用石矢猎取食物,同时发觉锐利的石  头破皮出血或用以割治排脓可以治疗疾病,因  而用砭石治病也就产生了。《内经》中除“砭石 外还有“镥石”的记载,如《素问 ·汤液醪醴论》:   “镥石针艾治其外也。”《说文解字》曰:“铯,  锐也。”[馋石即指锐利的石头,用作治病工具  时与砭石是同物异名。但“铯”从“金”可知是金  属物品出现后方有“镵”字,较“砭”要晚,可以认   为“铯石”是与“铯针”相对而言的, 一为石一为   金属。这些说明砭石(铯石)可以用作刺病工具,  但刺病工具并非只能有一种,没有证据说明砭  与针具有源流关系。

3    从《内经》等古籍中辨“针”与“砭”的区别

3.1  将砭与针分论

《素问 ·异法方宜论》明确地将“砭石”、“毒 药”、“灸熵”、“微针”、“导引按跷”五种方法分别 论述,说:“故东方之域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故砭石者,亦从东方来南方者其病挛痹,其治宜微针。故九针者,亦从南方来。”(2)可知砭石与微针并非一物,且适应证也不相同,砭石用以治浅表痈疡割治排脓,而微针才治疗病在筋骨的挛痹。《山海经 ·东山经》载“高氏之山其下多箴石,”郭璞注曰:“可以为砥()针治痈肿者”Q3),说明砭石之石以产于东方的高氏之山为佳。这与《素问》的记载是一致的。

《素问 ·病能论》:“有病颈痈者,或石治之, 或针灸治之,而皆已,其真安在?歧伯曰:此同名异等者也,夫痈气之息者,宜以针开除去之。夫气盛血聚者,宜石而泻之。此所谓同病异治也。”[14]姚止庵注:“石砭石,用以破大痈出脓。”〔15《素问 ·示从容论》曰:“肝虚、肾虚、脾虚,皆令人体重烦冤,当投毒药、刺灸、砭石、汤液,或已或不已,愿闻其解。”C¹6《灵枢 · 痈疽》 有不少用砭石治痈疽的记载,也指出发于膝的  “疵痈”若如坚石,则“勿石,石之者死”。《素问 ·  征四失论》将“妄用砭石”列为一失,要谨慎使用砭石。

以上篇章将针与石分别论述,可见《内经》时代金、石并用。砭石主要是用来治疗痈疽疮疡、放血排脓的工具。我国出土的砭石实物,形体较粗大, 一端呈锥形, 一端如半圆形刃。将其  看作后来外科器械“刀”的前身更为合适。

3.2  将砭与针合称

《内经》中还有很多篇章将“针”与“石”合称 “针石”,最易误解。如《素问 ·血气形志论》:  “形乐志乐,病生于肉,治之以针石。”?姚止庵 注曰:“夫卫气满,以针泻之。结聚脓血,石而破之。石谓石针,则砭石也。”(18)此外《素问 ·五脏  别论》:“恶于针石者,不可与言至巧。”《素问 ·  移精变气论》:“毒药治其内,针石治其外”,《素   ·通评虚实论》曰:“闭塞者,用药而少针石  也”,《素问 ·五藏生成论》:“针石缘而去之”等 等,均是针石并称,是指两种刺具,并非一物。

砭与针的不同发展结局

砭石用作一种刺病工具,在《内经》时代仍 与针并存并重,它主要用以放血排脓治疗疮痈但由于其制作粗大,操作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等 原因,而渐渐不为人们所采用。如段玉才注解 《说文解字》时说:“按此篇(指《素问 ·异法方宜 论》)以东方砭石南方九针并论,知古金石并用 也,后世乃无此石矣。”(19)颜师古注解《汉书 · 艺文志》时说:“古者攻病有砭,今其缩绝矣。”(2)针具则从竹类之“箴”开始,发展到不同 质地的金属针,而至今日广泛使用的不锈钢毫 针等针具。

综上所述,作者认为金属针具起源于竹类 之“箴”;砭石是一种独立的刺病工具,出现于金 属针之前,又与金属针并存一段时期,而后趋于 湮没。砭与针有各自的起源发展过程,不能误认 为砭是针的前身。

5    参考文献

 ·许慎.说文解字.1.北京:中华书局,1963:295.

1,98.

周易.1版,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74.

班固著,颜师古注.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83:1776.

宋元人注.四书五经.书经.北京:中国书店,1985:54.

宋元人注.四书五经.春秋.北京:中国书店,1985:275.

1,195.

1,39.

段玉才.说文解字注.成都古籍书店,1981:73.

10  黄帝内经素问,第1.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33

11 1,296.

12 10,31.

13 袁珂.山海经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103.

14 10,93.

15 .姚止庵.素问经注节解.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1162.

16 10,194.,

17 10,55.,

18 15,110.,

19 9,480.,

20 4,1776.